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教育自古重之,古代父母催促孩子讀書是為了出仕,而年輕一輩也以居廟堂之上、協理朝政為理想。 現代父母催促孩子讀書是為了生活,內心有丘壑、有文化,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獲取更高的報酬。 然而,家長都知道孩子多讀書對未來有好處,但大部分都被現實所打敗。 我給孩子買了那麼多書,最後都只能擺在那裡落灰,甚至有的孩子都沒翻開過。我辛辛苦苦工作,不過是希望他以後有出息、過得好,可孩子一看書就犯困,實在是沒辦法,也許他壓根就不是那塊讀書的料吧。 這樣的吐槽尤其多,最開始家長們都是抱著美好的想法給孩子做閱讀啟蒙的,可最終的結果也只能讓他們暗自無奈,乾脆自我安慰道:沒準等上學了,有老師管著,孩子就讀書了。 父母這樣的想法,便是對孩子最大的誤解,小時候每個孩子的求知慾望都很強,會跟在爸爸媽媽屁股後面問問題,剛開始接觸書本,也會表現出極大的好奇。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漸漸不愛閱讀了呢?並非沒天分,這個鍋其實應該由家長來背。 01為何孩子不願意閱讀? 1)父母本身不讀書 青島教育局曾經做過一份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父母是否讀書,與孩子的閱讀興趣存在極大關係,50.4%~71.3%的家長在家有閱讀習慣,而他們的孩子語文成績通常也比較好,比父母在家從不閱讀的孩子平均高出30.45分。 畢竟幼兒時期,孩子成就動機的形成與他們成長環境中接受到的文化有關,而這需要家長來創造。 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挺有道理的:家庭教育中最悲哀的事,當屬父母自己不讀書,卻拚命要求孩子讀書。 2)父母眼光太短淺 家長們可以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不是在潛意識中把閱讀當成了教孩子識字的方式,總認為孩子讀完後要認識幾個字才能算有所收穫。 這其實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原本繪本中能吸引孩子的有趣故事,愣是變成了識字小課堂。之後需要閱讀的時候,才發現孩子的興趣早已被自己這種錯誤的教育扼殺在搖籃里了。 因為孩子一拿起書本,就想起那種枯燥、機械的識字體驗,犯困也是意料之中。 這其實是家長缺乏閱讀策略的一種表現,雖說初衷是希望閱讀給孩子帶來知識儲備,對將來的學習有幫助,但太過功利且超前的教育,對孩子來說只能是有害無益。 可以說,家長的這種心理屬於「短期功利主義」,自然也容易導致孩子陷入短期發展的困境,長遠來看反倒不合適。 事實上,「好學」比「學好」更重要,家長保留下孩子閱讀的興趣,之後學好的可能性會更大。 3)期待孩子獨立閱讀 很多家長認為閱讀是孩子自己的事,買來書他願意看自然就翻開看了。 英國兒童文學家錢伯斯,曾在他所寫的《告訴我——孩子、閱讀和談話》一書中,提出了「閱讀循環圈」的概念。 在他的理念中,一次成功的閱讀是由4個活動組成的,只有形成循環圈,才能產生螺旋上升的力量,讓孩子在閱讀中有所收穫。 光看圖就會發現,有能力的成人閱讀者,是提高孩子閱讀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環。 對於不識字的孩子來說,讓他們自覺地拿起一本書閱讀非常困難。 2003年,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者在對幼兒園小朋友進行調查時也發現,家長帶著孩子進行互動的親子閱讀方式,要比直接給孩子一堆書以及什麼都不做的效果好得多。 這樣的原理,也被稱作「浸入式語言學習」,而家長就是帶孩子浸入到閱讀之中的引路人。 4)書籍選擇不當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書本時,也存在一種功利性,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想拿一本會讓孩子學習到更多內容的書。 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知識面越廣越有深度的書籍越好。精讀書籍太多,容易讓孩子感覺無趣,產生畏難心理,有時一些泛讀讀物會讓孩子覺得更輕鬆。 總而言之,如果孩子有一拿起書就犯困的表現,多半是家長犯了以上錯誤。 相比必須讓孩子從閱讀中學到多少東西這樣的功利心而言,培養和保持孩子的閱讀興趣,才是最重要的。 02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生活中的具體建議 1)自我成長 儘管父母的工作都非常忙,但想讓孩子擁有更好的閱讀理解能力,自己必須先做出榜樣行為。 有得必有舍,真正在這上面花費時間,每天拿起書看一看,不僅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也會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何樂而不為呢? 2)摒棄偏見,佛系一點 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前面已經說過,保留孩子對閱讀的興趣比他識多少字,記得多少個故事都重要。 因此,家長首先要放平心態,帶孩子閱讀時首先注重過程,而後才是結果。 選擇書籍時也要摒棄掉所謂的功利心,帶孩子一起去圖書館或書店選擇,看封面或翻開瞧一瞧,孩子真有興趣再買回家。 除了繪本之外,還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適當選擇一些非虛構讀物,這樣更有利於科學思維的培養,並為以後的學習打基礎。 比如孩子看動畫片,對其中的太空感興趣,家長就可以購買講解相關知識的兒童讀物。 03親子閱讀中,我的兩個建議 1)有意識地培養閱讀層次 前文提到過,帶孩子閱讀最重要的因素是互動,因此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思維,引導孩子達到更高的閱讀境界。 閱讀中有4個層次,分別為第1層——激發閱讀興趣;第2層——培養閱讀能力;第3層——加強思考意識;第4層——學以致用。 比如給孩子讀《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一繪本,家長可以先用生活中的故事或封面勾起孩子的興趣,而後多引導孩子看圖,配合讀的文字相對照,潛移默化地提高閱讀能力。 這本書講的故事主要是鱷魚害怕看牙醫,而牙醫給鱷魚拔牙也十分驚恐。 因此,讀完後家長可以問孩子:鱷魚到底怕牙醫什麼?牙醫又為什麼害怕鱷魚? 最後的學以致用是什麼呢?家長可以幫孩子做總結,讓他通過這個故事延展到自身,比如不刷牙,牙齒就可能生病,也要去看牙醫。 2)和孩子聊書 所謂聊書,顧名思義,指的就是父母生活中跟孩子聊起書中的內容情節以及感想。 畢竟有時孩子看一本書看就看完了,卻沒有真正進入到腦海中,更別說與現實對應起來了。 而採用「聊書」的方式,就能幫孩子加深理解和印象,並且當這些情節真正與現實聯合在一起的時候,也能引發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帶孩子在小區樓下散步,碰見一條小狗在前面走,尾巴不停搖晃著,如同風中的一朵蒲公英。 這時孩子說道:「媽媽,你看,前面這隻小狗的尾巴甩得滴溜溜!」 當時聽見這句話,心中湧上一股感動,因為這來自於我帶他讀過的《花牛歌》,這說明他真正記到腦子裡去了。 因此,生活中父母如果看到一些和書本有關的內容,一定要將這些碎片與書本聯繫起來,和孩子聊聊,這比生搬硬套、讓孩子複習要好得多。 閱讀最重要的是順其自然、隨心而發,只要家長避開教育中的四大坑,多用閱讀層次、聊書這樣的技巧,我想孩子獨立閱讀將不遠矣。

 

 

內容簡介

~大清國當今聖母皇太后,萬歲萬歲萬萬歲!~
1901年,慈禧由西安返回北京,
那一路的記述,使被宮牆遮掩起來醜態裸露而出,
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再也繃不住日益鼓脹的反清之聲。
此次回鑾,呈現一個帝國的黃昏之景。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攜光緒皇帝一路西逃。
  1901年,慈禧由西安返回北京,這次回鑾,前後竟持續了三個月之久。
  與庚子年倉皇西逃時不同,此次辛丑回鑾堪稱一次特殊的長途旅行,
  正是在這次旅途中,慈禧開始反思帝國的命運,
  並實行一系列重大改革政策,奠定了清王朝後幾年發展變革的基調。

  遺憾的是,由於這段歷史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經歷,
  因而清朝的官方史書中,對於慈禧的具體形跡並無詳細的記載,大多是泛泛之談。
  而作者在研究晚清歷史影像之餘,
  偶然發現了一套反映辛丑回鑾沿途所經地方情形的照片,為目前所僅見。

  本書以首次披露的60多幅老照片為核心,
  結合官方史書、媒體報導、當事人回憶錄以及各類方志等對當年慈禧行程的記載:
  臨危受命的李鴻章、驕縱的大內太監、富甲一方的康百萬、老謀深算的袁世凱,
  不堪太監勒索罷官辭去的知縣、以及不忍搜刮民脂民膏而上吊自殺的縣令……
  皇家盛大的排場和一臉木然的臣民,形成晚清末年荒誕的景象,
  此次慈禧回鑾,是一個帝國的黃昏。

本書特色

  ◎作者首次採用「老照片」結合「時人敘述」,營造獨特的歷史臨場感。
  ◎首次披露的60多幅老照片,宛若一個時代將傾的見證。
  ◎述及包含奕譞、袁世凱、盛宣懷等左右大清末年政壇的人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紅林


  筆名南莊,歷史學碩士,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及老照片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經典影像背後的晚清社會》、《經典影像背後的民國社會》、《葉赫那拉家女人的私家相冊》、《半世繁華——民國外交家顧維鈞》、《1915:中國表情》等。
 

目錄

.序 辛丑回鑾,一段模糊的往事

.第一章 顛簸至洛陽
.一、別了,西安行在
.二、會辦事的文悌
.三、洛陽八日
.四、老佛爺喜逢康百萬

.第二章 開封的三十二個夜晚
.一、那個叫李鴻章的人去了
.二、難離開封
.三、可憐的大阿哥
.四、洋人赫德的大日子

.第三章 告別河南省
.一、神祕潞王妃
.二、先賢故里
.三、何處覓良將

.第四章 北京在招手
.一、如夢過邯鄲
.二、趙州有古橋
.三、正定痛定思痛
.四、開往北京的專列

.附記:慈禧及清朝皇室的照片故事
.附錄:辛丑年慈禧回鑾行程日誌
.主要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69467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29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內容連載

農曆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西元1901 年九月七日)上午十一時三十分,在北京東交民巷的西班牙使館,大清王朝全權代表奕劻和李鴻章與英、美、日、俄、法、德、義、奧、比、西、荷等十一國代表分別在和約上簽字。為處理去年庚子事變引發的爭端, _持續了將近一年的談判終於宣告結束了。根據各方達成的協議, _條約共十二項條款,外加十九項附件,其主要內容包括道歉、賠款、懲凶等事項。由於李鴻章的據理力爭,列強勉強同意對在義和團事件中應負主要責任的慈禧太后不再追究,並保證在「懲辦禍首」的條款中不提及她的名字。

而在距北京兩千多里之外的西安,慈禧太后及手下大臣正翹首企盼,焦急地等待著談判的結果。當天下午,《辛丑條約》簽署的消息和具體內容通過電報傳到西安。接到電報後,此前還一直提心吊膽的慈禧太后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回首往事,老佛爺不禁感慨萬千。

自大清朝定鼎中原以來,共有兩位皇帝因外敵入侵而被迫率宮眷逃出北京。而巧合的是,這兩次逃亡居然都被慈禧趕上了:1860 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時,身為皇貴妃的慈禧跟隨咸豐皇帝到熱河避暑山莊「秋獮( 秋季打獵)」,並在那裡躲避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返回北京;1900 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時,身為皇太后的慈禧攜光緒皇帝等倉皇「西狩」,一路顛沛流離,最終抵達西安才算安頓下來,同樣也是待了將近一年後才啟程返回北京。儘管這兩次逃亡時隔整整四十年,但情形卻是多麼相似!

回想1900 年,由於憤恨洋人對自己施政的干涉,面對鬧得越來越凶的義和團,在手下一班王公大臣的鼓動下,慈禧太后竟不顧後果地向列強集體宣戰,號召臣民「與其苟且圖存,貽羞萬古,孰若大張撻伐,一決雌雄」。然而老佛爺很快就絕望地發現,號稱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大師兄」們,在洋人的槍炮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眼看八國聯軍的炮聲在北京城的上空隆隆作響,此時的老佛爺,除了恐懼與悔恨,所能做的就只有再度踏上逃亡之路了,於是便有了所謂的「庚子西狩」。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DnMELnJ.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0257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芳苑肌肉疼痛看什麼科田尾頭部發麻看什麼科埔里肌肉疼痛看什麼科
集集下背酸痛看什麼科 中寮不用安眠藥治療看什麼科 最推薦的員林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溪湖胸悶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草屯強迫症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這間和美中醫診所很大推,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埔里頸部緊繃酸痛看什麼科 田尾自律神經失調治療中醫 彰化中醫診所這間很大推,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伸港打嗝看什麼科 北斗肌肉、關節莫名痛治療中醫 最推薦的溪湖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折岩上神 的頭像
    折岩上神

    折岩上神的部落格

    折岩上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